李文锋
(太湖弥陀中学,334097714@qq.com)
单位:太湖弥陀中学
摘要:本文主要从地理学科能力的内涵,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策略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地理学科、内涵、培养、问题、策略
引言: 根据农村中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普遍低下的现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对中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进行一些研究。
学科能力是学生的智力、能力与特定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特定学科中的具体体现。通常有三个含义:一是学生掌握某学科的一般能力;二是学生在学习某学科时的智力活动及其有关的智力与能力的成分;三是学生学习某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地理学科作为跨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学科能力更有其特殊性。对地理学科能力体系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明晰其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丰富地理教育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地理学科能力的内涵
地理学科能力主要包括:(1)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如初步学会分析、整理和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等。(2)地图使用能力:如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初步技能、使学生会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以及填绘简单地图和图表的技能、初步学会阅读和使用常用的地图,能够绘制简易地图和运用适当手段获取地理信息、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等。(3)地理实践能力:如通过地理实践活动,逐步发展实践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4)地理思维能力:如使学生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等。
二、地理学科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学科能力各结构要素的培养还存在着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加工地理信息的意识不强,很少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致使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即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水平低下。
2.教师和学生都很清楚地图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学生也经常借助于地图来学习地理知识,但是教师却很少指导学生总结各种地图的判读方法,学生自己也很少进行总结,这种治标不治本的“题海战术”,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地图使用能力。
3.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然而大部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次数太少,大部分学生也不清楚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要做哪些准备。
三、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策略
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中学生的地理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是他们投身于社会实践当中会反馈出来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素养。地理学科的能力的形成当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必须以相应的地理知识为载体和依托。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特殊能力的必由途径就是要将地理知识传授与学科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一)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策略
信息加工能力即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成为适应这个社会的一项基本能力,是新时代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在平时的地理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搜集相关信息,或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学生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上, 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分析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1、增设开放性材料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增设开放性材料练习题,即提供给学 生用来解题的信息中含有多余的信息或干扰信息,学生在充分获取练习题所提供 的地理信息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以明确哪些是关键信息,哪些是次要的信息,哪些是干扰信息,并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由这些重要信息构成的线索,以此来解决问题。
2.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能够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实际很好地联系起来,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二)地图使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专业语言,能否熟练判读并灵活应用各种地图,是地理学 科学习成败的重要标准。要熟练运用地图,必须有扎实的地图基本知识,所以在最初的地理学习中,要加强地图的基本概念教学。地图使用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不断地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先把课本上的图形看懂、弄通,为以后分析掌握较复杂的地图大好基础。
课本上的基本图形主要包括地理原理示意图和地理过程示意图,特别是以下的表现形式图:等值线、地球运动的有关图形、大气运动的有关图形(天气、气压、气候图)、经纬网、中国的区域图(东北、西北、华北)、世界区域图(西欧、中亚、南亚、西亚等热点区域)。
1.将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图的学习有机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图册、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地理景观图、地理模型、黑板略图等,把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图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2.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经常读图、用图,把地理知识落实到图上,使繁杂的地理事物变成简单的直观图像,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感官直接地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种种完整的地理表象,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但要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地图,还应重视学生绘图能力的培养。比如讲《长江》一节时,针对长江支流多、水电站多的特点,可采取双边活动的方法,教师边讲边画,要求学生边听边画。教师先用蓝色粗线条在黑板上画出长江干流,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学生跟着画。讲上、中、下游划分,就用圆圈标上宜昌、湖口两个城市;讲支流时,可讲一条就在相应的位置上画一条,支流画好了,长江水系发达的水系特征就表现出来了。然后,把重要的水电站依次标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讲完画完。学生在看、画、听的过程中,提高了绘图能力。
3.引导学生总结各种类型地图的判读方法与技巧
在学习地图知识的过程中,仅仅是地理教师要求学生多练习用图,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仅是这样,学生学到的地图知识是凌乱的,没有形成有序的地图知识体系,于是在判读地图的过程中,不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地图的判读技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种类型的地图进行归类,并总结各种类型地图的判读方法与技巧,使学生能够从宏观上对各种类型地图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4.反复推敲分析典型的地图题
要提高学生的地图使用能力,可以借助于大量的地图题,通过大量的地图题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地图的判读方法。然而,“题海战术"并不是有效的方法,通过反复推敲分析某些典型的地图题,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策略
所谓空间定位能力,是指在认识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时,运用地图、略图、脑中地图作空间透视,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得出相关的解释与结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的根本要求是,使学生能够在地理架构下审视国内外的事件以及理解空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学生应该达到如下基本目标。
(1)熟悉不同地理位置类型的观察与描述方法。
(2)能运用地图来反映地表事物与其外在的具有经济意义的物质要素和环境(如铁路、港口、交通枢纽、城市、自然资源产地等)的空间关系。
(3)能借助地图并用语言或略图表达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
(4)能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位置的影响,并能结合区域位置推断出该区域自然要素、现象、原因。
(5)能简要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优劣。
高度重视地理位置的观察、分析、比较与评价,是进行地理空间定位能力训练的根本策略。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空间定位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
2、地理空间格局的觉察能力的培养策略
地理学科注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注重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空间觉察能力主要表现为空间分布格局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
空间分布格局觉察能力培养应当把使学生能够较顺利地观察、想象、概括地理事物在地球表层的展开范围、空间排列状态作为基本要求。地理空间结构以及所对应的空间有序,可归纳为以下五种状况的系列认识:地理事物的大小或范围;地理事物的形状归纳;地理事物的属性划分;地理事物的运动速度或与参考位置的距离差异,反映了在地理空间中动态特性的划分体系;地理事物的“感应程度”或“价值评定”,它在地理空间的客观性上叠加了人的判断与选择。以上五个方面可以作为空间分布格局觉察能力培养的基本视角。例如,运用地图,布置相应的读图探究作业让学生自己观察归纳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格局和规律;用略图、模式图等直观手段呈现或揭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格局和规律,是培养学生空间分布格局觉察能力的基本教学策略。
(四)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运用于实践,实践是把知识和实际生活、工作联系到一起的纽带和桥梁。学校教育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地理实践能力即地理观察观测能力和地理社会调查能力。
1.地理观察观测能力的培养策略
地理观察能力是对地理事象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能力,是地理野外实习中重要的认知方式,对于搜集第一手资料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观测能力,就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观测方法。要有目的地观察。只有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时,学生才能具备稳定的有意注意,组织知觉去观察对象,才能避免关键性的地理事象从他的视野中滑过。为了做到这一点,先给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找出问题的答案。
2.地理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策略
就中学生而言,地理调查以地理社会调查为主,因为地理社会调查的门槛不高,比较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大多数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社会调查能力。通过地理社会调查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把书本上的地理知识放在社会实践中去加以验证,而且可以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具体、生动、形象的地理感性知识,同时在实践中使这些感性知识得到升华,有些还可通过实践转化为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长期受用。开展地理社会调查活动,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方法。
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各要素的提高并不是互相独立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如搜集地理信息的能力与社会调查能力,地图使用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与地理过程预测能力等等。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能把这些能力要素简单地分割开来,而应将其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各种能力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①刘涵之·创新教育实施指南·北京:华龄出版社,1999.10
②蔡明·论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地理教学,2000.1
③黄山教育委员会编印《‘99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学习材料》1999.7
|